-
超薄太阳能电池可提高卫星性能 |2022/12/05 大多数太空卫星是由光伏电池供电的,光伏电池将阳光转化为电能。暴露在轨道上的某些类型的辐射会损坏这些设备,降低它们的性能,并限制它们的寿命。根据最新一期《应用物理杂志》,...[详细] -
国内多地启动核能供暖,安全吗?未来会大规模普及吗? |2022/11/28 在公众的印象当中,“核电”是最熟悉的词汇,核能最直接的应用似乎就是发电。事实上,核电站尤其是壳式反应堆,发电原理和传统火电站是非常相似的。简单来说都是“烧开水”。因此核...[详细] -
电池的未来方向——高温钠电池 |2022/11/23 锂离子电池目前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等领域,但生产锂电池的原材料锂和钴储量有限,回收利用要求较高。为了助力实现我国的双碳目标,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开发材料更加便宜易...[详细] -
装上“动力引擎”,“细胞工厂”变得更高效 |2022/11/23 微生物具备强大而多样的生化反应网络,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其有望成为利用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各类高附加值产品的“细胞微工厂”。如何让微生物这一“细胞微工厂”变得更加...[详细] -
“子午工程”二期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设备完成系统集成 |2022/11/23 11月13日上午10时许,四川甘孜州稻城县,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设备,经过四年的建设完成系统集成,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预计将在2023年6...[详细] -
“待机”状态也耗电?一年被“偷”掉多少钱! |2022/08/30 [详细] -
用体温发电!科学家研发新型热传导发电机,高效耐用还可拉伸 |2022/08/09 1975年,世界上第一块计算器手表问世。这款采用18K金打造的“原始版”可穿戴电子设备,当时的售价高达3950美元(如今的售价约为2万美元)。高昂的价格,让大多数试图“先买为敬”的...[详细] -
阿尔茨海默病可通过抽血确诊 |2022/07/06 7月3日,科技日报记者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获悉,该院章京教授团队协同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新发现了一种可用于辅助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标志物——外周血神经来源...[详细] -
慧眼卫星刷新宇宙天体磁场直接测量最强纪录 |2022/07/06 最近,我国慧眼卫星团队在编号为Swift J0243.6+6124的中子星X射线双星中发现了能量高达146千电子伏的回旋吸收线,其对应的中子星表面磁场强度超过16亿特斯拉。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详细] -
DeepMind最新研究:AI击败了人类,设计了更好的经济机制 |2022/07/06 人工智能(AI),能否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真正的智能化时代?尽管经过60多年的发展,人工智能行业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且被广泛应用在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但构建与人类价值观一致...[详细] -
我学者提出手性自发拆分结晶新思路 |2022/06/29 手性是一种不对称性现象,也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之一,例如人们的左右手,看起来一样,但却不能重合。两个分子化学式一模一样,只是空间结构有差异的手性分子,其效用却存在巨大差异...[详细] -
《自然》:中国科研投资结出累累硕果 |2022/06/29 6月16日,2022自然指数年度榜单(Nature Index 2022 annual tables)揭晓,展示了不同国家和科研机构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高质量科研产出情况。其中,中国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表现可圈可点...[详细] -
我科学家成功调控马约拉纳零能模阵列 |2022/06/13 6月8日,《自然》发表了一项关于马约拉纳零能模的重要成果。我国科学家首次在铁基超导材料锂铁砷中成功调控大面积、高度有序的马约拉纳零能模格点阵列。这一成果对实现马约拉纳零能...[详细] -
“控温外衣”“智能管理员”…揭秘护航神舟十四号的“黑科技” |2022/06/13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相关工作正按计划开展。此次飞行任务中,哪些“黑科技”为神舟十四号飞船保驾护航?[详细] -
地球外存在“生命之源”首次确认 |2022/06/13 据日媒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称,科学家在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采集的样本中检测到20多种氨基酸。这是首个在地球外存在氨基酸的证据,对理解这些至关重要的有机分子如何到达地球具...[详细] -
“天籁实验阵列”首次探测到快速射电暴事件 |2022/04/26 快速射电暴是广袤宇宙中的一种射电波剧烈爆发的现象。它一般“神龙见首不见尾”,闪现几毫秒,便再无踪迹。[详细] -
“纳米瓶”技术可按功能分类单细胞 |2022/04/26 新生物疗法的开发可能会从一种新技术中受益,该技术可在标准实验室设置中快速分选单个活细胞。使用称为“纳米瓶”的微型碗状水凝胶容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详细] -
再生医学重大突破!可修复人类器官,超级水凝胶问世 |2022/01/05 近日,麦吉尔大学 Luc Mongeau 教授和李剑宇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用于器官修复的新型可注射水凝胶,由于含有多孔的双网络而被称为 PDN(porous double networks)。一旦注射到体内,PD...[详细] -
人工智能成功预测蛋白质相互作用 |2021/11/24 美国科学家主导的国际科研团队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撰文指出,他们利用人工智能和进化分析,绘制出了真核生物的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3D模型,首次确定了100多个可能的蛋白质复合物...[详细] -
拟用存储芯片“下载”复制人类大脑 |2021/11/24 据报道,韩国三星电子是全世界最大的存储芯片制造商,日前,三星电子研发团队和美国哈佛大学共同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他们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准备在一个存储芯片上“反向工程”(复...[详细] -
空气燃料实验系统“梦想成真” |2021/11/09 英国《自然》杂志11月4日发表一项工程学研究,瑞士科学家团队报告了一种用阳光和空气生产燃料的实验系统,且该系统能在日常条件下运转。这项研究或为生产碳中和的碳氢燃料铺平道路,...[详细] -
DNA分子可变身自组装“接口”材料 |2021/11/09 据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报道,美国物理学家发现了DNA分子是如何响应组装指令,从而自组装成粒子间的黏性“接口”的。该研究结果提供了一项“概念证明”,可为未来有创新性...[详细] -
出舱活动成功!智能装置打通擎天巨臂“任督二脉” |2021/11/09 11月8日1时16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航天员王亚平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神舟十三号航...[详细] -
我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 |2021/10/15 10月14日18时5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该星将实现国际首次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的空间探测,填补太阳...[详细] -
“出生”即可工作 有触觉的4D打印软体机器人来了 |2021/10/15 近日,天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封伟研发了一种具备自主行动能力和触觉应变的4D打印软体机器人,该机器人在一次打印成型后即具有热致无约束滚动能力,无需任何其他后续加工程序。该研究...[详细] -
超强玻璃让手机“想摔坏都难” |2021/09/06 很多人经历过手机碎屏的尴尬。日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研究员李建强团队研制出一种高熵玻璃。这种玻璃样品具有破纪录的硬度和模量,在多项指标上远超目前康宁公司的主流产品(大...[详细] -
迄今最接近人类的肺部器官培育成功 |2021/09/03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电子生命》(eLife)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借助人类干细胞,在实验室培育出了迄今最接近人类肺部的肺类器官,拥有人肺的所有细胞类型。而且,他们利用这个肺类器...[详细] -
惊喜吗?你的房间有望变成充电系统 |2021/09/03 能量从能量源传输到电负载的过程中,不是通过传统的有线传输,而是由无线传输来实现,就是无线能量传输。现有的实现方法包括:辐射技术(通过独特的接收器接收空气中尚未散失的辐射...[详细] -
600公里高速磁浮真的要来了吗? |2021/08/17 7月底,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级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已拥有完全自主化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这距离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5月底“科技三会”提及“...[详细] -
“北斗+”新应用:“数字地球”将打造时空新基建 |2021/08/05 暴雨来袭,气象部门可以借助卫星信息及时预警。未来,无人驾驶、智能物流、智慧城市等,也有望借助来自千里之外的空天信息,运筹帷幄之中。[详细] -
数字人民币支付又添新场景 都能怎么花? |2021/08/05 数字人民币是我国法定数字货币,是人民银行把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结合起来。简单地说,人民银行数字货币就是人民币电子版。把数字货币看作数字化的人民币现金,就不难理解数字货...[详细] -
7平方厘米芯片可同时检测千种突变酶 |2021/08/05 人们要弄清蛋白质或酶是如何工作的,以及了解基因突变如何影响这些对生命至关重要的分子,往往需要数年时间。研究人员必须一个个地改变分子中的氨基酸,产生变异的酶,并测试变异如...[详细] -
指尖手机充电器诞生!缠绕在手指上,收集汗水就能发电 |2021/08/05 近日,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能量收集装置。该设备只有几厘米宽、形似创可贴,是一种基于触摸的乳酸生物燃料电...[详细] -
新AI工具能消除天文学数据中的“噪声” |2021/07/09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日本天文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的人工智能(AI)技术,其可以消除天文数据中由于星系形状随机变化而产生的“噪声”,获得的结果与目前公认的宇宙模型一致。研...[详细] -
中国科学家实现世界最快实时量子随机数发生器 |2021/07/09 随机数是一种重要资源,在信息安全、密码学、科学仿真等众多领域都有应用需求,但要人工产生大量“真随机数”却是个难题。[详细] -
盘点2021年6月公众关注的科技前沿成果 |2021/07/09 这些你都了解吗?[详细] -
“祝融号”从火星发来自拍照,网友:好萌! |2021/06/16 6月11日,国家航天局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首批科学...[详细] -
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问世 |2021/05/12 不同“路线”,同样“惊艳”。继光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之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又成功研制出62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并实现可编程的二维量子...[详细] -
盘点2021年4月公众关注的科技前沿成果 |2021/05/12 聚焦前沿科技发展动态![详细] -
盘点2021年2月公众关注的科技前沿成果 |2021/04/01 来看看有没有你知道的~[详细] -
新材料从水中提取可再生能源 |2021/04/01 氢的能量密度是汽油的3倍,当氢气被用来产生能量时,唯一产物是纯水。然而,每产生1吨氢气,就会排放9~12吨二氧化碳。因此,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分子产生氢气是一种可持续的方法,而且...[详细] -
新型数据传输系统 速度比USB快10倍 |2021/03/09 近日,科研人员成功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数据传输系统,将高频硅芯片与细如发丝的聚合物电缆配对,实现比USB快 10倍的信息传输速度。该系统有朝一日可能会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并...[详细] -
AG600灭火任务系统首次科研试飞成功 |2021/03/09 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再传好消息。4日,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完成灭火任务系统首次科研试飞,飞机状态良好。航空工业相关负责人表示,AG600飞机已全面进入投水功能验证阶段...[详细] -
“天琴二号”多项关键技术完成地面验证 |2021/03/09 天琴计划是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酝酿准备于20世纪90年代,于2014年3月正式提出。根据该计划,2035年前后,在距离地球约10万公里的轨道上部署3颗卫星,构成边长约...[详细] -
月球“土特产”亮相,哪些研究成果值得期待 |2021/03/03 2月27日上午,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在国家博物馆与公众见面。那么,月壤研究为什么重要?美国和苏联都曾取回过月壤,并研究了几十年。我国的月壤研究又期待取得怎样的结果?[详细] -
霍金曾因它赌输 史上首个恒星级黑洞被精确测量 |2021/02/26 X射线双星系统天鹅座X1是不是黑洞?霍金曾说,它不是!为此,他还专门与人打赌。[详细] -
美国“毅力”号火星车成功着陆,将探索火星生命迹象 |2021/02/19 据美国航天局介绍,“毅力”号于美国东部时间18日15时48分许(北京时间19日4时48分许)进入火星大气层,在7分钟内完成进入、下降和着陆,于15时55分许在火星赤道以北的耶泽罗陨石坑...[详细] -
光学波段信号可当探测热木星大气逃逸探针 |2021/02/19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发现光学波段的信号可以作为探测热木星大气逃逸的探针。国际著名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表了这一成果。[详细] -
我国强流高功率质子加速器研制再创世界纪录 |2021/02/19 2月14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独立自主研制的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超导直线加速器样机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束流强度10毫安连续波质子束176千瓦运行指标,并于12日凌晨2时20...[详细] -
北斗再立新功!“极目”卫星准实时下传伽马暴观测警报 |2021/02/02 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GECAM)卫星(“极目”卫星)首次通过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准实时将伽马射线暴观测警报下传至GECAM科学运行中心,标志着“极目”卫星成为我国...[详细] -
科学家发现一种全新物质状态 |2021/02/02 物理学家在玻璃的固液转变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物质状态,他们称这种介于固态和液态(如凝胶)之间的新物质状态为“液态玻璃”。[详细] -
你的DNA数据一旦被分享会发生什么? |2021/01/06 这些应用程序有用吗?我们真的能根据从DNA中读取的信息来预防疾病吗?如果出现数据或信任被滥用会发生什么?[详细] -
2020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 |2020/12/29 无垠的太空,漆黑的海底,勇气与困惑,拼搏与不易,即便相隔甚远,我们也能真切感知。时代风起云涌,人类情感相通,我们见证和投入,我们旁观和亲历。这一年的结尾,我们祈祷明年会...[详细] -
最快50分钟!“飞龙”从北京驶达雄安 |2020/12/29 12月27日上午10时38分,C2701次列车准时从北京西站发出,驶向雄安新区。这是首班驶向雄安新区的列车,由我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复兴号”CR400AF担当,俗称“飞龙”。[详细] -
《自然》展望2021年最值得关注科学事件 |2020/12/29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经历了2020年的疫情阴霾笼罩,我们依然相信2021年希望犹在。科学探索,永不止步,让科技之光,照亮未来。[详细] -
中国首枚芯片邮票面世 |2020/10/09 为庆祝一年一度的全国最佳邮票评选颁奖活动,中国邮政特别制作《第40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纪念》邮票纪念张。纪念张内置超薄芯片,邮票序列码、荧光暗码与芯片的ID一一对应,使集邮者...[详细] -
高效、可靠、低碳——GE燃机技术助力清洁能源发展 |2020/09/24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是近年来能源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在经济结构转型,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符合时代所需的现代能源体系,对稳定和发展经济至关重...[详细] -
新算法有助自动驾驶汽车行驶安全 |2020/09/24 安全性目前依旧是自动驾驶汽车的一大主要挑战。而据英国《自然·机器智能》杂志14日公开的一项人工智能研究,德国科学家团队描述了一种算法,有助于确保自动驾驶汽车的行驶安全。[详细] -
盘点8月公众关注的科技前沿成果 |2020/09/11 来康康有没有你关注的科技成果进展~[详细] -
单项奖金约700万!2020未来科学大奖揭晓 |2020/09/11 诞生于2016年的未来科学大奖是中国大陆首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大中华地区做出杰出科学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详细] -
全方位感知城市体征 更聪明的“城市大脑”在上海浦东上线 |2020/07/10 城市的实有人口、安全隐患、轨道交通、电力设施等治理要素全覆盖,一个平台就能感知城市的关键体征,触摸到它的真实“脉搏”。近日,升级后的3.0版“城市大脑”在上海浦东新区城市运...[详细] -
盘点6月公众关注的科技前沿成果 |2020/07/10 一起来看看公众最关心的前沿科技究竟有哪些?[详细] -
“神威·太湖之光”首次实现 千万核并行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 |2020/07/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近传来好消息,该校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金龙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紧密合作,针对大尺度数万原子分子固体体系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在国产神威·太湖之光...[详细] -
物资不够,打印来凑? 3D打印成疫情下的救场奇兵 |2020/06/05 随着新冠疫情在世界的持续蔓延,多个包括美国、意大利等疫情重灾区已经出现了卫生医疗用品紧缺的问题,口罩、呼吸机以及用于检测的鼻拭子和咽拭子等必备用品已经供不应求。[详细] -
新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为轨道设备穿“盔甲” |2020/06/05 由西南交通大学、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与相关应用企业联合完成的“轨道交通高强阻燃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和产品的研制及应用”日前在四川成都通过成果鉴定。通过给轨道电力、应急...[详细] -
“天琴计划”立新功:测出国内最准地月距离 |2020/06/04 一个口径1.2米的反射式望远镜、一个工作温度在零下200多摄氏度的多通道超导单光子探测器、一个高重频短脉冲固体激光器、一个激光测距光学平台——5月25日,经济日报记者在位于广东珠...[详细] -
《自然》展望2020年科学事件 |2019/12/27 2019年即将过去,我们除了总结过去一年的悲欢得失,也应抬头远眺新一年的星辰大海。《自然》杂志网站近日为我们梳理了2020年科学领域值得期待的大事件。包括中国的嫦娥五号执行月表...[详细] -
“意念”打字成现实,“脑语者”芯片获突破 |2019/12/23 “意念”打字,利用的正是脑-机接口技术(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脑-机接口技术被誉为人脑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在人脑和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详细] -
Science News评选出2019年十大科学新闻 |2019/12/20 在这一年里,世界各地的数百位科学家通过一架全球规模的“望远镜”观测到了以前无法观测到的东西。事件视界望远镜捕捉到了黑洞的第一张图像。这张标志性的图片证实了宇宙运行的基本...[详细] -
百年理论预言被证实!我国科学家捕捉到水结冰的关键一瞬 |2019/12/20 冰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晶莹剔透的雪花、从天而降的冰雹、抑或是冰镇爽口的饮料,都离不开冰晶的形成。尽管冰晶如此普遍的存在,但是,在分子层面,人类依旧无法真实了解...[详细] -
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预计2020年投入运行 |2019/12/14 我国新一代的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目前建设顺利,预计2020年投入运行,开展相关科学实验。[详细] -
声音会被模仿,声纹还可靠吗? |2019/12/14 继“刷脸”之后 声纹识别也已进入我们的生活。近日,平安科技和金融壹账通联合项目组与广发银行签署了声纹核身项目,将在银行预防欺诈、提供优质服务方面发挥作用。此前,市场监管总...[详细] -
换个“膜” 燃料电池汽车能跑得更远 |2019/12/14 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只需要一两分钟即可加满燃料,核心组件就是燃料电池,其中质子传导膜的导电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近日,天津大学化工学...[详细] -
新设计的“量子电池”将不会再丢失电荷 |2019/11/07 加拿大科学家为不漏电荷的新型量子电池设计出了“蓝图”,这种量子电池仅依靠量子力学原理工作,有望成为多种量子设备的重要组件,比如为量子计算机供电。[详细] -
扫地机器人身上的高科技 你都知道哪些? |2019/10/18 扫地机器人逐渐走入千家万户,为我们的家居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一句话就能“吩咐”扫地机器人完成扫地甚至拖地的工作。别看扫地机器人个头很小,它的身上可谓是集合了众多的科技...[详细] -
他们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强的电池 | 2019 诺贝尔化学奖解读 |2019/10/18 约翰·班尼斯特·古迪纳夫(John B.Goodenough),迈克尔·斯坦利·惠廷汉姆(M.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被授予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对锂离子电池研发...[详细] -
打印出的心脏 |2019/08/09 在最新一期《科学》上,生物工程学家们再次突破生物材料的技术障碍,带来一项“激动人心”的新成果。 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创新的...[详细] -
人工太阳出现新进展 |2019/08/05 帕克螺旋,助力人工太阳研究出现新突破。快进来看看吧![详细] -
火星宜居不是梦 |2019/08/01 移居火星,这么多年来一直引人遐想,如今哈佛大学、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和爱丁堡大学的研究让实现,梦想变得不再遥不可及。快进来看看吧! [详细] -
我们的目标,是分子计算机! |2019/08/01 分子计算机实现路程上重要里程碑!进来看看密歇根大学的研究成果![详细] -
低能核反应正在到来 |2019/07/29 核反应一定高能吗?低能普遍适用的核反应什么时候才能到来?本文讲述了低能核反应的新发展。[详细] -
有机食物真的对环境有好处吗? |2019/07/29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生活质量的提高,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污染。相信很多精致生活的人都已经开始购入“有机食物”。有机食物虽然比较健康,但是它们真的对环境有好处吗?就让我们来...[详细] -
18纳米银线?诺菲纳米做到了! |2019/07/25 纳米级银线直径再缩小,诺菲纳米让触控时代变成可能!对话诺菲纳米创始人,评价此项创新的意义以及中国创业环境。[详细] -
AI新发展!六人德州扑克再胜人类! |2019/07/25 在无限制德州扑克六人对决的比赛中,德扑 AI Pluribus 成功战胜了五名专家级人类玩家。Pluribus 由 Facebook 与卡耐基梅隆大学(CMU)共同开发,实现了前辈 Libratus(冷扑大师)未...[详细] -
难倒笔迹鉴定专家? |2019/07/10 人类通常认为十分简单的日常任务,比如写字,对于机器人来说却代表着异常艰巨的挑战。现在,名为笔迹公司(The Handwriting Company)的初创企业希望帮助解决这个问题。[详细] -
中国科协发布2019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2019/07/10 6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周守为在第二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上发布了2019年2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对技术和产业创新具有关键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详细] -
潘建伟团队首次证明一种全新量子物态 |2019/06/17 近日,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陈宇翱、姚星灿与合作者组成的研究团队,首次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观测到了极宽的d波势形散射共振,并间接证明了d波分子超流的存在。这一实验发现为超冷...[详细] -
塑料废物竟能转化为喷气燃料 |2019/06/06 美国科学家在《应用能源》杂志上撰文称,他们研发出了一种将日常塑料废物转化为喷气燃料的方法——在高温下将塑料废弃物与活性炭一起熔化,生产出了喷气燃料。[详细] -
5G发牌在即 中国竞争优势初步建立 |2019/06/05 6月3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放出一条重要消息,近期将发放5G商用牌照。虽然在语境上,“近期”依旧充满弹性,5G发牌日期还是悬念,但这早就不是中国5G发展的制约。[详细] -
日本新一代超级计算机拟于2021年启用 |2019/05/27 日本超级计算机“京”将于今年8月停用,23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宣布,后续使用的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已命名为 “富岳”,将于2021年前后启用,力争实现达到“京”100倍以上的全球最高水平...[详细] -
地表最快”交通工具!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下线 |2019/05/27 5月23日,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详细] -
惊奇!星星也有DNA? |2019/05/05 4月30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布了我国天文学家主导的一项重大发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领导的中日合作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银河系内快中子俘获过程元素...[详细] -
立方体卫星将自主清理太空垃圾 |2019/05/05 据美国太空网近日消息,一种小型航天器将可在人类与太空垃圾的斗争中发挥巨大作用——美国工程师团队目前正在研发名为OSCaR的立方体卫星,其能以低廉的成本搜寻和收集轨道上最危险的...[详细] -
现在买4G手机过时吗?5G啥时候普及? |2019/05/05 [详细] -
再向月球进发:以色列着手建“创世纪2”着陆器 |2019/04/18 以色列历史性的登月尝试以失败告终后,“创世纪”月球着陆器背后的团队计划再接再厉,研制“创世纪2”,再次朝月球进发。[详细] -
接入公共Wi-Fi不要使用支付类应用 |2019/03/29 最近,关于Wi-Fi的新闻总让人有些忧虑。前不久,央视3·15晚会曝光了Wi-Fi探针盒子,它可以迅速识别出用户手机的MAC地址,在神不知鬼不觉中进行所谓的用户画像。[详细] -
新型电池几秒内能完成充放电 |2019/03/27 据美国《能源与环境科学》杂志上近日刊登的能源学研究报告,英国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无毒电池原型,利用全新技术,在几秒内能完成充电或放电,其未来在储能领域或拥有巨大的应用...[详细] -
5G尚未普及,6G呼啸而来? |2019/03/25 日前,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朝着特朗普的指示迈出了第一步,决定开放95千兆赫到3太赫兹频段,供6G实验使用。[详细] -
机场安检全程“刷脸”畅无忧 |2019/03/12 全国首个仅出示一次证件、全程“刷脸”安检通关系统及其应用流程获得了民航管理部门认可。该系统由中科院重庆研究院智能安全技术中心、智慧航安公司和呼和浩特白塔机场联合研发,民...[详细] -
三个科技热词,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2019/03/12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人民大会堂内,响起几十次掌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科技领域有很多新提法:“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开展项目经费使用‘...[详细] -
大脑植入微芯片,人类可实现“智能”! |2019/03/08 最新研究显示,植入人类大脑的高科技芯片很快就能增强人类智力。近年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开发微创方式侵入大脑,挖掘更大的人类潜力。[详细] -
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将正式迈出第一步 |2019/03/08 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罗俊院士6日表示,“天琴一号”技术验证试验卫星预计今年年底前发射,该卫星将对高精度空间惯性传感器、无拖曳控制技术、微牛顿量级的推进技术、激光干涉...[详细] -
柔性折叠屏到底是啥黑科技? |2019/03/01 回顾最近科技界发生的大事件,柔宇科技发布FlexPai(柔派)全球首款折叠平板,随后三星便公开展示其Infinity Flex Display技术折叠手机。一时间,“折叠屏”成为了科技圈的热门词,...[详细] -
AI分析食物成分帮你燃烧卡路里 |2019/02/28 近日麻省理工研发出一款用于记录卡路里AI产品,Coco Nutritionist,简称Coco。简单来说,使用Coco,可以快速轻松地记录用户摄入的食物食谱,并生成卡路里。[详细] -
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2019/02/28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牵头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14届,旨在宣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热情和奉献精神,开展基础研究...[详细] -
月球上会有水?原因竟是因为... |2019/02/27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借助计算机模型发现,当被称为太阳风的带电粒子流以450公里/秒的速度照射月球表面时,会使其表面富含可以制造水的化合物。因此,借助太阳风有望...[详细] -
法国开发出可利用阳光导航的“机器蚂蚁” |2019/02/27 从生活在撒哈拉沙漠的箭蚁获得启发,法国科研人员开发出一款可以认路的“机器蚂蚁”,不需要全球定位系统(GPS),仅利用阳光就能找到归路。这为研究新的、可运用于自动驾驶车辆和机...[详细] -
鸡蛋新用途:可提取用于治疗癌症的蛋白质 |2019/02/12 鸡蛋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食物,鸡蛋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优质蛋白质、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还能提供一定数量的脂肪、维生素A和矿物质。除了吃,鸡蛋在制药领域或许还有大的用途:...[详细] -
《流浪地球》电影中的科与幻 |2019/02/12 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以“硬科幻”的特点收获大量好评。“硬科幻”,即具有严谨科学底蕴、基于科学原理的科幻作品。那么,这部电影中哪些说法具有较强的科学基础,哪些说...[详细] -
“黑科技”让回家路更顺畅 |2019/02/01 春运,中国老百姓绕不开的话题,不管你身处何方,回家过年永远是必须要做的。[详细] -
新技术让WiFi信号转化为电力 |2019/02/01 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新的2D材料,使用这种材料制造的新设备,可将WiFi信号转换为可为设备供电的电力。[详细] -
2018年的“进步”与“反思” |《环球科学》公布十大科学新闻 |2018/12/27 如果要用两个词来定义2018年的话,我们可能会选择“进步”与“反思”。[详细] -
月球,为啥有个“背面”? |2018/12/14 12月8日2时23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开始了奔月之旅。她肩负着沉甸甸的使命: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月球背面软着陆。[详细] -
科学伦理的“高压线”不容触碰 |2018/11/28 基因编辑婴儿的出生震惊了科学界。122位科学家联名谴责,称“此项技术早就可以做”,不做的原因是巨大的风险和伦理问题。出于慎重,学界公约规定,只用即将销毁的人类胚胎做短期试验...[详细] -
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完成,计划年底前开通运行 |2018/11/28 11月19日2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详细] -
双11物流尽出黑科技,未来可能没“人”送快递? |2018/11/08 “双11”将至,这个中国人一年一度的“剁手节”也是物流业的一场大考。去年“双11”,仅阿里系就完成包裹订单8.12亿件,在今年的天猫“双11”启动仪式上,阿里巴巴CEO张勇表示,预计...[详细] -
松下推出一款高科技眼罩,可助用户集中注意力 |2018/11/08 松下未来生活实验室(Panasonic's Future Life laboratory)与时装设计师森永邦彦(Kunihiko Morinaga)合作研发设计了一款名为Wear Space的高科技眼罩,可以通过阻挡周边视觉,帮助使用...[详细] -
全球瞩目 实至名归!2018年度诺贝尔奖尘埃落定 |2018/10/09 10月1日—3日,2018年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逐一揭晓,为人类智慧文明的高塔,再次垒上耀眼的一层。瑞典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设立...[详细] -
我国成功发射第37、38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8/09/25 9月19日22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37、38颗北斗导航卫星。[详细] -
首辆碳纤维复合材料地铁车辆亮相柏林 |2018/09/25 全球首辆全碳纤维结构的轻量化地铁车辆18日在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亮相。[详细] -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电子纹身,未来可监测健康状况 |2018/08/23 日前,中国科学家开发出了类似皮肤的电子纹身,可以实时监测血压和体温等健康参数。[详细] -
“人造生命”成功:我国开启合成生物学研究新时代 |2018/08/23 我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国际科学期刊《自然》上发表论文,宣布首次人工创造出有生命活性的单染色体真核细胞,开启了合成生物学研究的新时代。[详细] -
北斗三号第9第10颗卫星成功发射 |2018/08/01 7月29日9时48分,北斗三号第9、第10颗卫星从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这是北斗导航全球组网从最简系统迈向基本系统的首组卫星。[详细] -
5G标准正式发布,中国贡献力量 |2018/06/25 6月14日,国际通信行业标准化组织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批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标准独立组网功能的冻结。目前,5G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进入了产业全面冲刺新阶...[详细] -
除了看球星 本届世界杯还有哪些球场“黑科技”? |2018/06/19 四年一个轮回的世界杯即将鸣哨,本次世界杯在俄罗斯举办,除了C罗、内马尔、萨拉赫和梅西等球星在世界杯上的表现之外,高科技手段在足球场上的使用也成为了广大球迷关注的焦点。一直...[详细] -
美国重夺超算“头把交椅” 专家建议中国E级超算研制应加快 |2018/06/19 美国能源部下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6月8日正式宣布,已研发出被命名为“顶点”的超级计算机,其浮点运算速度峰值可达每秒20亿亿次,接近“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两倍。中国超算连...[详细] -
首枚会变色的“心脏芯片”问世 |2018/04/04 一枚一元硬币大小的“心脏芯片”,在注入药物后,发生颜色变化,可帮助研究者观察到心肌细胞的搏动状况,达到试药的效果。东南大学赵远锦教授课题组研发出具有微生理可视化功能的“...[详细] -
亚洲最大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将建成,敦煌大漠每年可发出3.5亿度电 |2018/04/04 位于我国西部腾格里沙漠边缘的甘肃敦煌,全年日照达3000多小时。如果往沙漠里插上上万面定日镜,环绕着260米的集热装置,随着太阳的移位,保持最佳反射角度,聚光、吸热、储热、换热...[详细] -
阿里推出“无人汽车店” “刷脸”即可享受服务 |2018/03/30 通过手机预约车型、到店“刷脸”即可享受试驾服务,购车则以支付宝付款……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与美国福特汽车合作设立的“无人汽车店”在广州正式开业。[详细] -
“天眼”再添“利刃” FAST巡天能力将大大增强 |2018/03/28 FAST巡天一圈,耗时20天左右。平时,一根光纤专线将FAST捕获的海量数据,从平塘大窝凼直接传输到了100多公里外的贵州师范大学内。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和贵州师范大学合作建立的FAST早...[详细] -
北斗三号实现组网 定位精度达“米”级 |2018/03/16 如今,中国北斗已敞开胸怀,等待世界的接纳。[详细] -
坐上超级高铁是怎样的感受? |2018/02/26 Virgin最近展示了超级高铁原型车厢,当超级高铁服务在迪拜推出时,车厢可以装载乘客,以每小时760英里(1200公里)的超高速度行驶。[详细] -
我国商用卫星物联网计划启动 |2018/02/26 今年2月2日,我国首颗教育共享卫星“少年星一号”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升空,获得国内外高度关注,而负责该卫星整体研制和检测的企业,正是九天微星。[详细] -
带有石墨烯的烤面包,要不要来一口? |2018/02/26 “这不是墨水,”Tour表示。“这就是把材料本身,(用技术)将其转换成石墨烯。”[详细] -
马斯克疯狂!猎鹰重型火箭发射成功 跑车终上天 |2018/02/07 作为全世界推力最强的火箭,SpaceX成功发射猎鹰重型火箭,而“钢铁侠”马斯克也完成了自己意愿,那就是把特斯拉的跑车给送到了太空。[详细] -
微软小冰最新技术突破:可以模仿歌手风格 |2018/02/01 [详细] -
锂电池技术革命来临 可让电池满血复活 |2018/01/17 [详细] -
永久存储: 技术可行 前景不明 |2018/01/17 [详细] -
日本推出“刷手支付”下一步该意念支付了吧? |2018/01/08 [详细] -
户外神器 依靠水力发电的充电宝诞生了 |2018/01/04 如果你是一个户外玩家,那么一定会怎么获得电力伤透了脑筋,尤其是给手机充电也是个比较麻烦的事情。尽管我们可以利用太阳能,但毕竟并不是每天都会有太阳,而且夜间也无法使用。[详细] -
支付宝年度账单来了,刷屏的背后还有让人又爱又恨的移动支付 |2018/01/04 1月3日,支付宝按照惯例为每个人献上了一份新年“礼物”—年度账单。[详细] -
亚马逊专利镜子可以让用户穿着虚拟服装 |2018/01/04 不少网上购买服装的用户可能会担心无法试穿而感到不安,并且想要如同在实体店当中那样在镜子面前端详服装在身上是否合身。[详细] -
未来冰箱长这样?让你彻底告别乱塞乱买 |2017/12/25 真空封装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并有效防止受潮、泄漏和串味,但很少有人会买一台真空封装机放在家里使用。然而,如果冰箱集成了真空封装功能,你会不会经常顺手一封呢?[详细] -
浙大研制出超级电池 充电5秒钟通话2小时 |2017/12/25 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这个广告我们已经家喻户晓。不过如果充电5秒钟通话两小时会怎么样呢?[详细] -
太空网评2017十大天文进展:引力波天文学的丰收年 |2017/12/25 对于空间科学而言,2017年是一个大年,因此要想选出今年最重要的天文大事件并非易事。但尽管如此,各大媒体依然给出了各自的答案。以下,我们参考美国太空网给出的2017十大天文事件...[详细] -
2017年,这些实用科技成功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2017/12/20 [详细] -
中国科学家首次破译细胞“返老还童”二维码 |2017/12/11 [详细] -
世界最小《蒙娜丽莎》 材料你绝对想不到 |2017/12/07 [详细] -
公共交通革命:深圳无人驾驶公交车上路试运营 |2017/12/06 12月2日,“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系统”在深圳福田保税区首发试运行。4辆全电动公交车在全程1.2公里的线路运行,车速10-30公里/小时,途中设三个停靠站。[详细] -
无人超市可“微笑打折” 黑科技颠覆未来生活 |2017/12/06 商品拿了就走,手机自动支付,对着商品微笑,还能给你打折……这样的购物体验,你想感受下吗?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天猫无人超市亮相,浑身都是“黑科技”,引来不少人排队体...[详细] -
《时代》公布2017年25大最佳发明榜单,唯一的中国品牌你知道是什... |2017/11/23 最近,美国《时代》周刊发布了2017年25大最佳发明榜单。这份榜单一般在每年年底发布,主要是评出当年一些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代表性的新科技发明。每年榜单中的新发明都让人情不自...[详细] -
北斗“一箭双星”发射成功 将如何影响衣食住行? |2017/11/23 北斗三号卫星在北斗二号性能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提升1倍至2倍的定位精度,随着高精度等级的不断发展,中国北斗的精度将与美国GPS相媲美。 [详细] -
荷兰建筑师设计“漂浮房屋” 节能减碳又防灾 |2017/11/23 未来居住在水上房屋,不见得只是在海岛渡假才能享受的事情。荷兰建筑师Koen Olthuis,已经开始设计位于水里的房屋,它不只提供了广大的空间,能让人舒适地活动,它还带来节能减碳以...[详细] -
涨知识!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点赞的科技亮点 |2017/10/27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天眼、蛟龙、墨子号、悟空、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专门点赞科...[详细] -
窗户也能吸收太阳能:科学家研发透明太阳能材料 |2017/10/27 近年来我们逐步开始摆脱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而太阳能则成为了重点的发展方向。虽然这十几年来,太阳能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体积和外观都得到了极大改良,但为了提高吸热能力基...[详细] -
京东晒黑科技:全球首个无人货仓 |2017/10/10 近日,京东物流首个全流程无人仓正式亮相,这是全球首个正式落成并规模化投入使用的全流程无人的物流中心。这也是全球首个大型绿色无人仓库!房顶全部是太阳能电池板,白天充电,晚...[详细] -
35颗卫星3重天网,中国这个全球定位系统厉害了! |2017/10/10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四大卫星导航系统,除了我国的“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外,还包括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以及欧洲的“伽利略”卫星...[详细] -
绕着月球画个心——NASA正式重启登月计划 |2017/10/10 2017年10月5日,美国副总统麦克·彭斯在重组后的国家太空委员会首次会议上发表了演讲,正式宣布美国将重启登月计划:“在半个世纪前,我们在登月竞赛中胜出,而到了21世纪,我们将继...[详细] -
能跟你走的自动行李箱 |2017/09/20 对经常出差或者旅行的人来说,行李箱可是自己必不可少的伙伴了。对行李箱我们总是抱着非常矛盾的心态。太小了,东西不够装;太大了是能装不少,但是也变得更重更不好携带。因此这位...[详细] -
“快递哥”天舟一号离开天宫二号 |2017/09/20 9月17日16时15分,在经过近5个月的飞行后,有“太空快递小哥”之称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按计划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分离,继续开展离轨前的拓展应用和相关试验。[详细] -
第三代北斗芯片发布 比指甲盖还小 |2017/09/20 [详细] -
我国首颗碳卫星完美收官,遥感技术有何应用前景? |2017/09/12 近日,中国气象局在京组织召开碳卫星在轨测试总结评审会。评审结论表明,去年年底发射的碳卫星已完成在轨测试全部工作,卫星各项功能、性能指标符合研制任务书的要求,取得圆满...[详细] -
太阳“怒了”?近10年来最强耀斑来袭! |2017/09/12 北京时间6日,太阳爆发了两次太阳耀斑,到达峰值时间分别在下午5时10分和晚上8时02分,级别分别为X2.2和X9.3,后者是10年来的最强耀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捕捉到了这两次...[详细] -
2017未来科学大奖得主潘建伟:改变世界的量子通信 |2017/09/12 面对面对话未来科学大奖得主潘建伟[详细] -
北京地铁全线支持刷手机乘车! |2017/08/21 近日,北京市政一卡通公司宣布,北京地铁全线支持“刷手机”进站,但刷的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二维码,而是利用手机中的NFC功能,在手机中生成一张虚拟公交一卡通,从而实现刷手机等于...[详细] -
悉尼大学开发锌空气电池,远超锂电子存储量 |2017/08/17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新加坡南阳理工大学的化学工程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充电锌空气电池,这种电池将来或许可以取代锂离子电池,用于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中。[详细] -
边晒太阳边给移动设备充电的太阳眼镜 |2017/08/17 通过太阳能电池发电,为眼镜上集成的微处理器提供电力。研究人员选择有机太阳能电池代替更传统的硅电池,因为它们具有透明、可弯曲及轻质等特点,并且可以被制成各种形状和颜色。[详细] -
垂直升降电梯很普遍,那么水平移动的电梯你见过吗? |2017/08/10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电梯都是缆绳牵引,是在160多年前设计的电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Thyssenkrupp公司认为,这限制了许多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方式。正在开发的MULTI系统使用与磁悬浮列...[详细] -
头上戴上这个就可以减肥?! |2017/08/10 减肥真的是全民事业啊,无论男女,都希望甩掉几斤肉然后瘦成一道闪电。一般我们减肥无非通过节食和运动这两种方式;可民以食为天,节食真的是一件很煎熬的事;而运动对于宅男宅女来...[详细] -
又是“国际首次”!中国科学家实现量子卫星科学目标 |2017/08/10 近日中国科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两项成果于8月10日同时在线发表在国...[详细] -
微风飞翔——带你了解飞行的奥秘 |2017/08/02 人类对飞翔的梦想从古至今一直都没有改变,自古就有万户飞天、嫦娥奔月,如今我们飞上天空已经不是一件难事了,奔月也已经实现了,现在,飞机可以带着我们各处环游,火箭也可以带我...[详细] -
增强现实技术目前最好的演示都在这 |2017/08/02 当谈到未来的增强现实技术时,大部分的产品和技术,现在都只是停留在看起来超酷的“演示阶段”,至少在今年秋天到来之前是这样。目前,像Peter Jackson的Wingnut这样的独立开发者已...[详细] -
国内首个3D打印人行天桥在同济大学建成 |2017/08/02 日,上海同济大学校门口建起了两座3D打印的人行天桥。3D打印人行天桥在国内尚属首次,目前两座天桥都仅作展示用,不做承重测试也不允许行人通过。[详细] -
提速显著!我国固定宽带平均下载速率已达14.11Mb/s |2017/08/02 日前,宽带发展联盟发布了第16期《中国宽带速率状况报告》(2017年第二季度)。报告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我国固定宽带网络平均下载速率达到14.11Mbit/s,比2017年第一季度提高了1.1Mbi...[详细] -
戴上戒指接电话?这个可以有! |2017/08/01 铃铃铃,来电话啦,你想怎么接这通电话?是直接用手机接?还是用蓝牙耳机?或者是傻乎乎的有线耳机?这三种方法都还是不够炫酷。如果你想要用更炫酷的方法接电话,不妨来试试这款在K...[详细] -
黑科技,10分钟建好200平米大宅! |2017/08/01 模块化的组合可以收缩成一个标准卡车车厢大小的单元箱,展开后将会形成一个比本身体积大三倍左右的小型房屋,而房屋内将会预先安装必要的配件和装置。 [详细] -
这个用黄金做的“纹身”是干啥的? |2017/08/01 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超薄的可穿戴设备,能透过皮肤记录数据,这意味着我们距离摆脱笨重的健康监视设备又近了一步。[详细] -
隐形鞋,让你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夏天 光脚|2017/06/27 清凉夏季来临,一双舒适而透气的鞋子必不可少,但不穿鞋子才应该是最透气的,为了一举两得,来自意大利的设计师竟然开发了一双“皇帝的新鞋”。 [详细] -
这床智能被子可调温还能自动折叠 起床 被子 睡觉|2017/06/27 早晨起床不爱叠被子?夫妻同眠一个怕冷一个怕热?一床可以满足你多样化要求的被子来了! [详细] -
弯腰驼背太难看 智能姿势矫正器帮你坐直 |2017/06/27 不良的姿势是我们需要改正的坏习惯,对于很多白领来说,每天需要在电脑前坐很长时间,而如果姿势不正确,就会导致背部和颈部的疼痛,这有多疼,之后疼过的人才能体会。[详细] -
国产泊车神器亮相:2分钟停好 停车 高科技|2017/06/16 由于大城市车位紧张,车主在寻找车位时,只能盲目低速移动寻找泊位,而在此过程中,汽车发动机大多处于怠速运转状态,不但浪费燃油、浪费时间,还使排放污染增加。[详细] -
国外公司推出支持中英等8种语言同声传译的耳机 同声传译 人工智能 耳机 语言|2017/06/16 这款耳机采用IBM Watson人工智能技术,无需蓝牙或WiFi的支持。Lingmo表示,它使用了专利翻译算法,以及IBM Watson自然语言理解与语言翻译API,以应对诸如俚语和方言等语言问题。该设...[详细] -
NASA发布新火星探测概念车 nasa 火星 探测车|2017/06/16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发布了一款新型火星探测概念车,这款两用车既可以作为一辆火星车在火星漫游,也可以用作一个完整的实验室,在火星开展实验。这款概念车长达8.5米,宽4...[详细] -
发现最热行星! |2017/06/08 这颗行星名为KELT-9b,朝着恒星的那一面温度超过4600 K,甚至比大多数恒星都要炽热。而它的主星,KELT-9,是一颗蓝色的A型恒星,表面温度还要更高——事实上,它大概会把这颗行星...[详细] -
亚马逊CEO曝光太空旅行细节:没厕所 |2017/06/08 私人太空飞行初创公司Blue Origin创始人同时也是亚马逊创始人的杰夫·贝索斯(JeffBezos),近日在第33届年度太空研讨会上,透露了一些乘坐New Shepard飞船进行太空旅行的细节。[详细] -
改善温室效应有新招 二氧化碳竟也能“变身”汽油 |2017/06/08 被广泛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罪魁祸首的二氧化碳加上一种催化剂,就能“变身”汽油,构建永不枯竭的大油田?这个听起来天方夜谭一般的构想已经被科学家们变成了现实。据《中国青年报》...[详细] -
世界首个“超级望远镜”开建:将帮助发现外星生命 |2017/06/02 智利近日开工建设的“欧洲极大望远镜(E-ELT)”将能够帮助天文学家凝视140亿年前宇宙最早形成的星系,当欧洲极大望远镜建造完成,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陆基光学望远镜,其大小是当前...[详细] -
蛟龙号在6699米的海底拍到了啥? |2017/06/02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日继续在世界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最大潜深6699米,获取到岩石、沉积物、生物和近底海水样品,近距离拍摄到两条狮子鱼在深渊海底的游弋影像。[详细] -
黑央视可以,黑可燃冰不行 |2017/06/01 日前,中国率先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连续稳定产气”。这一进展也成为近期最火的新闻。[详细] -
如果两个AlphaGo对战,谁会赢? |2017/05/26 2017年5月23日,AlphaGo与柯洁在浙江乌镇进行对决。此前AlphaGo于2016年3月以4:1的比分战胜了韩国选手李世石,之后AlphaGo以Master作为ID在网络围棋平台上战胜了众多知名选手取得了...[详细] -
未来:2017年八大最值得期待的科技 |2017/05/26 全球经济领域的形势也在快速展示科技的主导力量,甚至在科技主导下进行转型和格局重塑。2016年,全球市值最高的五家公司第一次全部花落科技公司:Apple、Alphabet(Google母公司)、Fa...[详细] -
浙大“赤兔”机器人:能小跑、爬楼梯 |2017/05/26 5月23日,在NIWEEK 2017 Engineering Impact Awards(美国国家仪器公司工程影响力年度大奖)颁奖典礼上,“赤兔”荣获NI Global Student Design Showcase Winner(美国国家仪器公司全球...[详细] -
不只有钻石永流传 这支笔写出的字永不退色 |2017/05/17 我们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大部分的事物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从而消失殆尽。然而有这样一款笔,号称写或者画出来后永不退色,是不是很神奇?[详细] -
科学家发现Wifi新用途 可3D成像 |2017/05/17 WiFi信号就像是窥探用户住所的一个窗口。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技术能生成建筑物的扫描,并追踪到室内的人,但它也能够协助雪崩或地震后的人员搜救。[详细] -
席卷全球的“勒索病毒”究竟是什么? |2017/05/17 一个不知道躲在哪儿的"坏人"—永恒之蓝"(WannaCry)勒索病毒,向网络世界"投毒",全球数十亿用户、近百个国家的政府、高校、医院、个人等机构被"感染",引发了迄今为止网络世界最大...[详细] -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推出医疗用途智能手表 |2017/04/24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生命科学研究机构Verily近日正式推出了一款Verily Study智能手表。根据Verily团队成员David He、Tushar Parlikar及Harry Xiao的博文可知,这一健康跟踪可穿...[详细] -
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成功发射! |2017/04/24 2017年4月12日,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实践十三号卫星采用频率更高的Ka频段通信,具有容量大、终端小、易装备等特点。标志着我国卫星通信进...[详细] -
无人机新用途 英国科学家利用其研究活跃火山 |2017/04/24 研究人员一直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然而近日,由英国火山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安装传感器和相机的无人机来拍摄该火山的喷发画面,测量相关数据。该团队还将建造3D模型来研究火山的变...[详细] -
MIT开发新技术:让芯片自己组装自己 |2017/04/06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可以让芯片按照预定的设计和结构自行组装。这项技术有望进一步推进有着50年历史的“摩尔定律”,从而继续压缩计算设...[详细] -
智能帆布鞋 内置诸多传感器 |2017/04/06 着智能手机和可穿戴技术的普及,我们见到了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类型,比如可通过手机蓝牙连接、并在云端进行数据分析的衣服和鞋子。在今年的西南偏南大会(SXSW 2017)上,我们发...[详细] -
瑞士研发可食用的机器人 给人体输送药物 |2017/04/06 瑞士联邦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目前研制成了可食用机器人的部分橡胶机械配件,离可食用机器人的完成更近了一步。智能系统实验室主任弗洛雷亚诺说这些食用机器人可以给人类和动物体...[详细] -
科幻成现实 手上植入小芯片省去各种证件 |2017/03/20 [详细] -
充电电池科研获突破:可使用十多年且储存容量几乎不发生退化 |2017/02/20 据外媒报道,充电电池的能源储存容量退化是许多用户在日常使用中所需要忍受的一个严重问题。 现在,来自哈佛大学的科研人员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电池技术,它利用一个化学魔术打造[详细] -
蒙娜丽莎向你抛了个媚眼 这项AR技术不容小视 |2017/02/20 随着AR技术的发展,这种神奇的技术正在越来越多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让原来我们不再相信眼见为实,甚至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现在,很多博物馆都引进了AR技术,将那些原本固定不[详细] -
吞下这颗小“药丸”,你就可以靠胃酸发电了! |2017/02/20 胃酸不仅能够分解我们吃下的食物,也能控制我们体内的小型健康追踪设备。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小型的可吸收伏打电池,如果将这种电池吞进腹中,它就会在胃肠道中起作用,在与胃酸[详细] -
世界最高Wi-Fi!珠穆朗玛峰顶也能发自拍了 |2017/02/20 现代人的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网络,即使是在最恶劣的环境下,大家依然不忘刷刷微博、发发自拍。 国外媒体报道,尼泊尔政府近日宣布,计划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多个地点实现免费WiF[详细] -
荷兰小城为“低头族”设置专属路面交通灯 |2017/02/20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人们的生活娱乐逐渐移动化,随时随地可得,因此也诞生了一个新的族群低头族,他们因为无论干什么都在低头玩手机而得名,也因此出现了不少危险的情况,[详细] -
“空气墨水”:把雾霾变成艺术 |2017/02/20 雾霾一言不合就大举袭城,能不能把污染空气的雾霾元凶变为有用的东西甚至充满艺术灵感的美好事物呢? 此前有发明家用PM2.5颗粒打造出钻石戒指;这次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群学霸脑洞[详细] -
还记得哆啦A梦的圆球公寓吗?有人造出来了 |2017/02/07 国外设计团队开发了一个空中公寓项目,就像《哆啦A梦》中的圆球悬空小屋一样酷,集成了太阳能供电和物联网技术,带来一种全新的居住体验。 虽然,这个叫做Sky sphere(天空之球)的建[详细] -
中国将迎来抗污染“垂直森林”建筑 |2017/02/07 空气污染是困扰民众生活的一大难题。据外媒报道,现在意大利一名建筑师将为中国民众提供解决方案,他设计的垂直森林建筑每天约能释放132磅(约60千克)清洁氧气。目前建筑师St[详细] -
中国实现一根光纤可供135亿人同时通话 |2017/02/07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4日宣布,在国内首次实现560Tb/s超大容量波分复用及空分复用的光传输系统实验,可以实现一根光纤上67.5亿对人(135亿人)同时通话,这标志着我国在超大容量、超[详细] -
全球首个“机器人停车库”亮相南京 |2017/02/07 1月8日,位于南京地铁夫子庙站的全球首个机器人停车库已基本建成进入最后测试阶段,预计年后将投入运营。该智能停车库位于地下负一层,占地约2000平方米,采用深圳怡丰机器人公[详细] -
“全息眼镜”能帮你找回“遗失物品” |2017/02/07 这是许多人经历的令人抓狂的一幕当你准备离开房屋,摸了一下口袋,大声惊呼:谁看到了我的汽车钥匙?而微软公司最新研制的一项技术或将改变这种窘境,新款微软全息眼镜能够通[详细] -
西班牙建造全球首座3D打印桥 建筑材料可循环利用 |2017/02/07 位于西班牙的全球第一座由3D打印而成的桥梁,备受瞩目,成为当地热点。 据报道,这座桥位于首都马德里一个公园,长12米,宽1.75米,由加泰罗尼亚先进建筑学院设计,并由西班牙土[详细] -
乾坤大挪移?英国华威大学大学发明脑控玩具技术 |2017/01/23 近日,英国华威大学一个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可以用脑电波控制的电子设备。这款电子头戴式设备配有传感器,能够监测到脑波的电脉冲,计算机通过对这些电脉冲进行处理,发送到电[详细] -
“深海泡沫”浮出水面 “打飞的”不再是幻想 |2017/01/23 在城市交通繁忙的今天,打飞的一直是上班族们幻想的一种未来派终极交通工具。而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其发明者获得进一步的资金支持后,飞水的士很快就可以搭乘游客往返[详细] -
“懒人”必备:美国公司搞出叠衣服机器人 |2017/01/23 洗衣机的出现让不会做家务的宅男得到了解放,但是洗衣机的功能主要是洗衣服,人们还是总得把衣服从里边拿出来,挂上衣架再整整齐齐的晾好。那么有没有机器人,能够把折叠衣服[详细] -
共享单车来天津了 扫码就能骑 你体验了吗? |2017/01/23 如今,当你在高峰期打不上车的时候,可能共享单车变成一个好的选择。在天津,2017年新年伊始已经先后有ofo、快兔、酷骑等进入市场,主要商圈共享单车已随处可见。 扫码就能骑你体[详细] -
有了这样的AR应用,你就不用出门买东西了 |2017/01/23 听到AR这个词时,你可能马上想起的就是一群人举着智能手机去抓小精灵。虽然手游《Pokmon Go》仍然是AR领域的少数热门应用之一,但大型零售商推出的一系列新AR应用显示,混合现实将[详细] -
会“呼吸”的书柜:让你远离污染放心读书 |2017/01/23 希望我们研发的书柜能让广大书虫朋友、尤其是小书虫们放心地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北京建筑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邢碧枞说。 据工商总局不完全统计,2015至2016年儿童用品(图书、玩具[详细] -
日本确认iPS视细胞能让眼睛恢复感光 |2017/01/20 据日媒报道,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多细胞系统形成研究中心(位于神户市)的研究小组发表一项研究成果,确认iPS视细胞能让眼睛恢复感光。据报道,结果显示,研究者让诱导多能干细胞(i[详细] -
美大学研发超薄芯片问世 屏幕有望卷起来放入包中 |2017/01/20 你是否曾设想能够将电视卷入包中随身携带?亦或是家中玻璃窗瞬间变成显示器,随时播放夜间新闻?如今,这一设想成为了现实。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详细] -
你见过能够自动铺床的被子吗? |2017/01/20 日前,有人发明出一种可以自动铺床的智能羽绒被。这种被子可与手机APP协同工作,实现自动铺床,帮人们省去不少麻烦。 与普通被子相比,这种智能被子的独特之处是,发明者在被芯[详细] -
2016年最常见密码排行 你的密码上榜了吗? |2017/01/20 对于密码,不同产品有不同的要求,比较主流的网络密码要求英文字母和数字相结合。苹果的用户密码则要求更高,不仅要达到较高的位数,而且需要大小写结合。但有一些比较简单,[详细] -
刷脸进站、机器人指路:今年春运这些新科技会用吗? |2017/01/20 近30亿人次的2017年春运已经拉开大幕。今年春运从2017年1月13日开始,到2月21日结束,为期40天。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不少车站都启用了新科技,让大家出行更便捷、更高效。 刷脸进[详细] -
穿在身上的空气质量追踪仪 |2017/01/20 据外电报道,大气污染让如今的我们呼吸新年空气成为一种奢望。成立仅两年的科技初创公司Plume Labs(以下简称Plume)推出了一种解决方案,有可能帮助人们更轻松的呼吸到新鲜空气。在本[详细] -
“科学”号首次实现深海观测数据实时回传 |2017/01/16 中国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完成2016年热带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后,于1月2日返回青岛西海岸母港。本航次成功维护升级了我国西太平洋潜标观测网,并累计获取了23年的深海数[详细] -
中国科学家取得这三项突破 将影响你未来生活 |2017/01/16 2016年,在一个个有望改变人们未来生活的领域,中国科学家从未停止追逐的脚步,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今天,就一起来了解改变未来的三大前沿科技,未来,它们很可能影响你的[详细] -
IBM预测未来5年改变人类生活的5大创新 |2017/01/16 近日,IBM研究人员公布了有望在未来5年改变人类生活的5大创新。这份预测被称作IBM5in5,资料则源自6个大洲12个实验室的3000名研究人员。 该预测的重点是人工智能和心理健康的未来、基[详细] -
虐遍中日韩高手,人工智能开启新时代 |2017/01/16 新年刚过,一位名叫Master的神秘棋士就频繁出现在中国的网络围棋室,悄无声息地收割对手。等人们惊觉有异的时候,它已经获得了50人连斩。于是,有人族最后的希望之称的柯杰,棋圣[详细] -
废旧轮胎变身建筑材料 |2017/01/16 当人们对废旧轮胎进行回收利用时,通常以其为原料加工成再生胶或是获得钢纤维。而废旧轮胎中的织物很少被重新利用。 据外媒报道,现在这种情况将发生改变,因为西班牙加泰罗尼[详细] -
法国建成世界首条太阳能公路 |2017/01/16 据外媒报道,世界第一条太阳能公路在法国诺曼底小镇Tourouvre建成。据悉,铺设这条太阳能道路的初衷是为了给当地的路灯提供电源。 据悉,为建成这条长为1公里的太阳能道路,政府共[详细] -
国内第一架有人驾驶燃料电池飞机成功首飞 |2017/01/03 12月27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团队研制的20kW燃料电池系统为动力电源的国内第一架有人驾驶燃料电池试验机在东北某机场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航空用燃料电池技[详细] -
哪些科技会改变我们2017年的生活 |2017/01/03 你之前在电影里见到的东西很多都有可能在2017年成为现实。 就像科幻小说一样,今年的旗舰手机可能全部由屏幕包裹。有的人可能会在脸上戴一台电脑。人工智能也很有可能会代替你制[详细] -
“悟空”捉“妖”: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发现黑洞爆发 |2017/01/03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29日通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近两个月内频繁记录到来自超大质量黑洞CTA 102的伽马射线爆发。这是暗物质卫星科研团队自卫星上天后首次发布观测成果。悟空[详细] -
中美科学家人工合成心脏干细胞 |2017/01/03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2月26日刊登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唐俊楠博士和沈德良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张金盈教授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程柯副教授为通讯作者的一篇论文:用聚合物[详细] -
上海:新能源公交“吃”上太阳能电 |2017/01/03 通过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直接为新能源公交车供电,实现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记者日前获悉,浦东上南公交高科西路停车场太阳能光伏供电项目已建成投运,全年发电可达20万度。这[详细] -
根据DNA定制啤酒最合口味 |2017/01/03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材定制衣服,也可以根据需求定制鞋子和包包,那你听说过根据DNA定制啤酒吗?英国伦敦的同时酿酒厂就推出了这一业务。 首先,顾客先得让名为23和我的基因公司的专[详细] -
《物理世界》评2016十大突破 |2016/12/20 世界顶级科学杂志《物理世界》12日公布了评选出的2016年度物理学领域十大突破。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科学家团队因革命性地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而获得年度突破大奖。 今年[详细] -
无人驾驶巴士明年将在新加坡上路测试 |2016/12/20 2017年第一季度,新加坡的无人驾驶穿梭巴士服务将开始运营。 这辆自动驾驶巴士能搭载15名乘客,行驶路线将从南洋理工大学校园至约1.5公里外的Clean Tech生态产业园。南洋理工大学官方[详细] -
“悟空”遨游太空一年,找到了啥? |2016/12/20 12月17日,一只猴子在茫茫宇宙中迎来一周岁生日。 作为中国科学卫星系列的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整整一年。悟空身体健康吗?工作业绩怎么样?科学目标实现了多少[详细] -
我国正式启动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 |2016/12/20 12月13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参与的中美合作项目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简称阿里计划)正式启动在海拔5250米的西藏阿里,一座世界上最先进的、用[详细] -
加热可擦掉笔迹的墨水笔 |2016/12/20 虽然现代人已经很少写字,但笔仍是不可缺少的小工具,尤其是方便的墨水笔。 当然,一个不太方便、也是长久以来没有变化的部分是:墨水笔写的字擦不掉。上学时流行涂改液,也许[详细] -
3D打印的口香糖,来嚼吗? |2016/12/20 今年12月,德国公司Wacker对外透露了两项关于口香糖研发的新技术,分别是:通过利用3D打印技术来打印口香糖,以及一种名为CANDY2GUM(从糖果到口香糖)的技术。 通过运用CANDY2GUM技...[详细] -
助失明者恢复视力?眼睛修复芯片能训练大脑恢复视觉 |2016/12/02 据估计,全世界大约有4000万失明者,其中许多人都经历了多年缓慢而累积的视力退化,最终失明。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新型的修复技术,或许将帮助众多失明者恢复视力。这项技[详细] -
煤炭还能提取黄金!1吨得1克 |2016/12/02 俄科学院远东分院阿穆尔州科学中心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从每吨锅炉燃烧的煤炭中提取出至少1克黄金。 目前的进展是,试验装置已装备完成,2017年计划在阿穆尔州一家锅炉房中实施。[详细] -
年度7大科技创新 |2016/12/02 《今日美国》网站盘点2016年科技圈创新榜单,增强现实荣登榜首。其中尤以精灵宝可梦GO和Snapchat的实时AR滤镜最为出彩。 1、精灵宝可梦 今年夏天,精灵宝可梦GO一夜爆红。成千上万人[详细] -
世界首辆新能源空铁在成都试运行 |2016/12/02 世界首条新能源空铁来了!11月21日下午,在成都双流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唐空铁产业基地,新能源空铁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翟婉明宣布:世界首条新能源空中铁路(简称空铁)试[详细] -
“超级高铁”设计原型曝光 速度高达每小时760英里 |2016/12/02 近日,美国SpaceX通过举办超级高铁舱设计大赛,选出了30支队伍来设计超级高铁的车厢原型。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的VicHyper团队也在其中,他们这次的原型设计侧重制动和加速。 埃伦马斯[详细] -
NASA出3万美元寻求宇航员太空排便解决方案 |2016/12/02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期发起一项特别的竞赛活动:帮助身处太空的宇航员解决最基本的排便问题。优胜者将获得30000美元的奖励。 当你身处太空,整个人都被封闭在宇航服里,[详细] -
乌镇互联网大会上的黑科技,你懂多少? |2016/11/25 互联网作为21世纪风头最劲的行业,在快速崛起中慢慢改变人类的生活。在最近召开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又有哪些最新黑科技即将刷新我们的生活呢? 15 项世界领先科技成果[详细] -
“太空垃圾”居然也是紧俏物资? |2016/11/25 近60年的太空探索,在地球轨道上留下了很多垃圾,一些碎片甚至像油漆斑点那么小,而另一些则是早就没有了燃料的卫星尸体。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估计,目前垃圾碎片数量[详细] -
中国方案入选世界5G标准 打破欧美垄断 |2016/11/25 近日举行的国际无线标准化机构第87次会议上,中国主推的极化码方案入选5G标准,新标准将在2019年公布。中国此次入选,打破了国外高通、英特尔等对国际通信标准的垄断。 据外媒报[详细] -
一“敲”就开的安全锁 |2016/11/25 智能门锁,现在正成为时髦的玩意儿。简单来说就是在传统锁具中加入蓝牙或WiFi连接,再通过加密的通信形式与智能手机连接、认证,实现自动开门,甚至是授权给其他用户。 不过,当[详细] -
日本开发碳纤维材料躺椅 |2016/11/25 近日,日本开发出一种使用碳纤维材料的躺椅,预计将于今年12月中旬在日本上市。 据报道,使用碳纤维材料的家具在欧洲已经开始成为潮流,这款碳纤维躺椅瞄准了男性富裕阶层,目[详细] -
美发明可弯曲“超级电池” 手机充电或仅需几秒 |2016/11/25 美国佛罗里达中央大学(UCF)纳米技术研究中心前不久发明了一种柔韧性极高的超级电池,可使电话在几秒钟内充满电。 研究人员采取全新方法发明出一款超级电容器,其电储量更大,可[详细] -
荷兰推出移民火星概念太空服 |2016/11/21 计划于10年内将人类送上火星的荷兰非营利机构火星一号15日公布了首款概念太空服,这款太空服旨在最艰苦条件下保护人类。火星一号在一份声明中称,该机构将最大限度地利用火星当[详细] -
谷歌地球VR版本面世 足不出户环游世界 |2016/11/21 虚拟现实作为时下最火的科技概念已成为众多科技巨头的必争之地。据The Verge报道,谷歌就于日前发布了适用于HTC Vive虚拟现实头显的免费版谷歌地球应用(Google Earth)。用户足不出户...[详细] -
带你领略《西部世界》里的“黑科技” |2016/11/21 美国西部、科幻、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革命,这4个看似不相关的元素却组成了一部新神剧《西部世界:Westworld》。被外媒盛赞为下一部《权利的游戏》,各大评分也是相当相当之高。 除了[详细] -
澳加入“突破聆听”计划!Parkes望远镜成地球“耳朵” |2016/11/21 澳大利亚加入Breakthrough Listen(突破聆听)计划。突破聆听计划旨在搜索地外智慧生命,该计划将耗资1亿美元。澳大利亚的Parkes射电天文望远镜将加入该计划,搜索天空。 这项为期10年...[详细] -
地球上最易得到的天然材料——纳米纤维素 |2016/11/21 如果你可以利用地球上最丰富的天然材料之一,利用它的优点让重物体变轻、取代合成材料或使用它作为支撑结构开发骨骼、应用于快速增长的口腔保健领域,那么世界会不会更加美好[详细] -
实用发明!美公司发明永不漏气自行车胎 |2016/11/21 骑车爱好者的一大苦恼莫过于轮胎漏气,但不久他们就再也不用装配打气筒和修理里带的工具,因为两种永不漏气的轮胎已经问世。坐落于美国犹他州的Nexo公司发明了两种轮胎,可以通[详细] -
无人机有望实现"隔空充电" |2016/11/02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20日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成果显示,该校团队成功利用无线充电技术,让无人机在飞行状态下也能进行充电。 无线充电,又称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近场感应,即[详细] -
“太空电梯”载你遨游近空 |2016/11/02 身处离地面20公里的近太空,抬头可观月亮,低头可见地球,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不久的将来,人类去近太空旅行的梦想就会成真。在10月12日至18日举办的全国双创活动周上,深圳光[详细] -
吃下碳纳米材料 蚕宝宝吐出超强丝 |2016/11/02 据《科学美国人》杂志网站报道,清华大学研究人员给蚕宝宝喂食石墨烯或者单壁碳纳米管后,其吐出的蚕丝更加结实强韧。这种碳增强丝可应用在耐久防护织物、可生物降解的医学植[详细] -
两个月了,“墨子”在天上过得怎样 |2016/11/02 到今天为止,墨子号的在轨测试都在按计划进行,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的测试已完成,天地链路测试正在进行中,在前期双向跟瞄和各种参数调整基础上,天地一体化实验室已具备雏形[详细] -
电线也能用来上网了? |2016/11/01 在全球各地,在乡村等人口不密集的地区,上网仍然是大问题,因为在这些地区建设宽带网络成本巨大,但是回报却十分有限。据外媒最新消息,美国电信巨头AT&T,最近已经研发出一[详细] -
夜间荧光自行车道面世 |2016/11/01 据科技网站New Atlas报道,为了提高夜间行人以及自行车出行安全,波兰一创新型材料公司打造了一条可夜间闪烁的荧光车道;在提高出行安全的同时,还呈现出了别致的道路景观。 两年[详细] -
身临其境挑选家装材料 |2016/10/08 如果你还没有尝试过HoloLens,那么,与微软专为开发商设计的改进版增强现实设备来一次互动的机会已大大增加,这款产品的售价为3000美元。 劳氏公司的家装连锁店计划将扩大试点,允[详细] -
俄科学家在人的眼泪中首次发现金纳米颗粒 |2016/10/08 提到眼泪,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若讲到眼泪中的成分,恐怕就没多少人熟悉了。 资料显示,眼泪是一种弱酸性的透明无色液体,味道略咸,其组成中绝大部分是水(98.2%),并含有少[详细] -
SpaceX发布详细火星移民计划:单人成本相当于在美国买套房 |2016/10/08 SpaceX CEO马斯克在会上详细讲述了登陆火星的详细计划。在第一阶段,火箭以2870万磅(1.3万吨)的推力把飞船送入轨道。火箭然后返回地球并安全着陆,回收后的火箭将再次携带燃料箱进[详细] -
智能门锁,让快递员自己开你家门 |2016/10/08 就算没人在家,快递也能直接送到家里,现在这愿望要成真了。 正在和两家智能门锁公司AugustHome以及Garageio合作。即使你家没人,快递人员也能把快递直接送到家中。目前,这项技术正[详细] -
猴子每分打十二单词,大脑传感新技术 “隔空”打字提速 |2016/10/08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最新开发出一种新的大脑感知技术,可以通过读取脑信号驱使光标在虚拟键盘上移动,从而实现文字输入。动物实验显示,相比于这类技术的早期版本,新技术[详细] -
戴上这个睡觉就可以造梦 |2016/10/08 还记得《盗梦空间》这部电影吗?所谓的造梦师,借助一些装置和自身能力,控制梦境直至进入某些人的思维领域。 那么,人们是否能够真正控制梦境呢?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一款名[详细] -
AirVolt实现真正的无线充电 |2016/09/26 无线充电如今已经逐渐普及,但目前主流的Qi无线充电标准依然需要让手机与充电器相接触。不过现在,一款可实现短距离无线充电的充电器就登陆到了众筹平台上面。、 AirVolt是一款利[详细] -
天宫二号“上天”将给科研和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2016/09/26 作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将实现多项突破:航天员30天中期驻留;考核验证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技术,以及在轨维修和[详细] -
冥王星心形区域冰封之谜揭开 |2016/09/26 英国《自然》杂志19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指出,冥王星心形区域的冰山可通过表面特征和大气过程解释。这是科学家对冥王星数千年来气候和地形变化进行计算机模拟重建,并结合新视野号[详细] -
再也不用担心手机被我摔碎了 |2016/09/26 智能手机时代,大尺寸、高分辨率的屏幕已经是标配,但唯一不好的部分就是:屏幕太容易碎了。 贴膜?保护套?碎屏险?听上去都是无奈之举,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看看这款神奇的[详细] -
手机电池缘何“炸炸炸” ? |2016/09/26 上周,质检总局发布通告称,某国外大品牌新发布的旗舰手机召回部分产品。据悉,本次召回范围内的电话机电池在阳极与阴极隔离膜局部变薄,并且绝缘胶带未完全覆盖极板涂层的情[详细] -
真的要变弯了,国外团队发明了透明的柔性芯片 |2016/09/23 各种柔性显示屏已经逐渐得到了量产,但柔性芯片的技术却几乎停滞不前! 因为柔性芯片研发的难度比柔性显示屏要高多了,业界一直没有找到好的方法同时保证芯片的柔韧性和性能。[详细] -
“充电一分钟通话一整天”的电池即将上市 |2016/08/22 如果要列出限制智能手机发展的因素,电池绝对能排第一位。从第一部iPhone问世到现在,手机的拍照功能、运行速度、储存空间、网络带宽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只有电池技术并没有特[详细] -
测酒精新神器——电子皮肤贴 |2016/08/22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工程师们开发了一种灵活的可穿戴式传感器,可以通过汗液精确地测量一个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并将数据无线传输到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或其他移动[详细] -
比盐粒更小的摄像头问世 可以注射入身体之中 |2016/08/22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微型摄像头,它可以通过一个注射器注入人体内。科学家们相信,新的设备可以用来探索目前设备无法访问的身体部位,另外也可以用在监视设[详细] -
墨子号升空10年后百姓受益 |2016/08/22 一颗以中国古代科学家墨子命名的墨子号卫星成为浩瀚宇宙中的新成员,开启为期两年的太空科学旅程。16日凌晨1时40分04秒,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详细] -
英特尔推"黑科技"硅光子产品 传输速率每秒100G |2016/08/22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特尔拟推出一款全新的PSM4硅光子学产品。该产品能在两公里的距离间以每秒100gb的速率传输数据。这项技术有助于数据中心大幅改善当前的数据交换瓶颈问题。 PSM[详细] -
空中客车公司正设计自动驾驶飞行出租车 |2016/08/22 空中客车在其官网上写道,公司正在设计一种能够自动驾驶的飞行出租车,以缓解拥堵问题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空中客车称,能够飞行的出租车将会是车队的一部分,这样你就可以[详细] -
中国建成世界最大航天器总装集成测试中心 |2016/08/01 世界上最大的航天器总装、集成、测试中心(简称AIT中心)近日在天津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计划的部分总装测试工作已在该中心进行。 卫星上天,能不能抗得住复杂的外太空环境?谁[详细] -
美国科学家创造了测试纳米材料的新技术 |2016/08/01 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工程师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在接近800华氏度的温度下开展了分析纳米线的首次实验,显示出这种材料的重要价值,它可以将机器和电器上多余的热量转换成可[详细] -
Facebook太阳能无人机首次试飞成功 |2016/08/01 据《财富》杂志网络版报道,Facebook太阳能无人机旨在为偏远地区提供互联网接入。现在,它距离实现这一目标又近了一步。 Facebook周四宣布,其太阳能无人机Aquila已经于6月28日成功在亚[详细] -
谷歌推出虚拟博物馆:带你漫步名胜古迹 |2016/08/01 最近,谷歌推出了一款与众不同的应用:Google Arts Culture。可以说,谷歌凭借这款应用建起了一个虚拟博物馆。 这款应用兼容iOS和Android平台,它包含数千名艺术家的艺术品的照片、各种[详细] -
纽约将为下一代地铁配备免费WiFi和USB充电接口 |2016/08/01 纽约地铁系统正在酝酿重大改革,计划在2020年之前引入现代化的灯光效果、引导路牌和地铁列车,还将配备免费的Wi-Fi和USB充电接口。 在周一的新闻发布会上,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宣[详细] -
一眨眼就能拍照的眼镜你见过吗? |2016/08/01 日本一支团队开发了更简单、无需手动操作的拍照技术。这项技术面向戴眼镜的人士。 这种名为Blincam的摄像头可以安装在眼镜上,而用户只需眨眼即可拍照。 这一摄像头会利用传感器[详细] -
“DNA引擎” 能检测病毒细菌乃至金属 |2016/07/18 据最新一期《自然通信》杂志报道,加拿大研究人员开创了一种利用DNA(脱氧核糖核酸)作为微观机器引擎的新方法,可用来检测病毒、细菌、可卡因乃至金属等物质。 加拿大生物分析[详细] -
科学家绘制最详尽宇宙3D图 囊括120万个星系 |2016/07/18 据每日邮报报道,由美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天文学家丽塔特勒里欧博士为首的多国科学家团队,已经绘制出迄今为止最大最详尽的宇宙3D图,囊括了60亿光年之内的120万个星系,这将有助于[详细] -
VR还能干这些事:帮你建一个专业的音乐工作室 |2016/07/18 最近,一位名叫罗根奥尔森的自由开发者推出了一款虚拟现实(VR)应用Sound Stage,该应用能够为音乐人提供他们梦寐以求的音乐工作室,让他们在其中自由演奏、录音并进行混音制作。[详细] -
超级能力!美国队长要来了? |2016/07/18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人们日常携带的跟踪系统多数与手机关联,目前一些专家正在考虑将微芯片植入人体之中,美国海军对这项技术颇为关注,拟定出台一项官方政策,实现人体植入[详细] -
南开大学金属空气电池研发取得突破 |2016/07/18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王卫超教授、美国休斯敦大学姚彦教授联合研究团队,日前成功将锰基莫来石材料作为催化剂应用于镁空气电池。 据了解,金属空气电池是以金属为燃[详细] -
这款火爆全球的Pokemon Go是什么游戏? |2016/07/18 近期,微博、微信和外网都被一个东西刷屏了这玩意儿叫Pokemon Go。这款游戏在北美上线后受到众多玩家追捧,日本知名游戏厂商任天堂因发行这款旗下产品11日在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详细] -
伦敦尝试机器人送外卖 送餐只需30分钟 |2016/07/11 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6日报道,未来几个月,英国伦敦街道尝试用机器人来送外卖。 JustEat外卖公司与英国Starship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款外卖机器人,并决定在英国伦敦进行测试。 食[详细] -
未来的智能壁纸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016/07/11 近日,英国萨里大学创造出了一种超级吸光且超薄的材料。这种纳米级别的材料运用了纳米纹理技术,是一种新型、超薄的石墨烯薄板,它将成为未来科技产品的主要构成,例如像智能[详细] -
朱诺号探测器究竟要在木星上找什么? |2016/07/11 据国外媒体报道,本周二,NASA的朱诺探测器开始了为期20个月环绕木星的探测任务,希望能对这个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更进一步了解。首席科学家ScottBolton表示,探测器成功抵达木星是这个[详细] -
科学家研究表明“盗梦空间”或将成为现实 |2016/07/11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10年科幻电影《盗梦空间》中盗梦者可以干扰其他人的梦境意识,并在 他们的意识中植入其它思想。事实上,盗梦空间并非完全是科幻故事情节,目前,美国布朗[详细] -
期待,超高速运输网络! |2016/07/11 目前,HyperloopOne公司公布了一项可行性方案,将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建造一个超高速运输网络,该项目预计投资230亿美元,超级回路列车通行之后,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至瑞典首都斯德[详细] -
Facebook要把每根电线杆都绑上WiFi热点 |2016/07/11 Facebook周三公布了最新的网络硬件项目Open Cellular,其目标是向普通用户提供上网服务。Facebook计划通过今年早些时候成立的电信基础设施项目(TIP)与其他公司分享设计规范。 Open C...[详细] -
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落成 民众有望看到系外脉冲星 |2016/07/08 7月3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主持建设,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洼地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 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简称FAST)...[详细] -
无须搜索,谷歌就能实时告诉你地震情况 |2016/07/08 据外媒报道,谷歌表示将从美国时间6月30日开始,搜索用户不需要点击链接查询,就能获得实时地震的大小、地震所在地地图等情况。地震信息将由美国地质调查局提供,世界各地的谷[详细] -
最新量子计算机能够模拟宇宙诞生之初的情景 |2016/07/08 生活科学网站报道,量子力学观点认为,看似空荡的宇宙实际充满了幽灵粒子,它们在存在与不存在两种状态之间反复波动。目前,奥地利科学家首次利用量子计算机模拟出虚拟粒子,[详细] -
微软研发出智能捕蚊器 可预防80多种疾病传播 |2016/07/08 微软日前研发出一种智能捕蚊器,可有效防止寨卡、登革热和疟疾等80多种疾病的传播,被视为数十年来该领域的最大创新。 这款捕蚊器是微软研究院 Project Premonition项目的一部分,主要[详细] -
边跑步边洗衣服 |2016/07/08 韩国的设计师Si Hyeong Ryu,推出的这款名叫巨轮的概念机,主题也是奔跑。期待以此解决人类的自身清洁与大自然的环境保护这一悖论。外形是个巨大的轮子,通过人体跑步产生的动能转[详细] -
LIGO再次探测到引力波意义何在? |2016/06/27 北京时间16日凌晨,LIGO在美国天文学会宣布直接探测到了双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这是自今年2月份以来LIGO第二次宣布直接探测到引力波,同时发布会上还透露了一个疑似引力波信号。[详细] -
中国领先世界实现量子指纹识别 |2016/06/27 据最新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其团队,利用线性光学系统,在20公里长的光纤信道中首次实现了量子指纹识别,突破了经典信道传输的极限,使得光纤信息传输的效率提高[详细] -
新型X射线技术:阅读卷着的卷轴 |2016/06/27 赫库兰尼姆卷轴是唯一现存的古典文献。公元79年,它就被掩埋在维苏威火山喷发的尘埃之下,被超过300℃的火山气体炙烤,极其脆弱易碎。 如今,使用乳腺扫描中采用的三维X射线技术[详细] -
可穿戴设备不止用来娱乐,还可以预防哮喘发作 |2016/06/27 为了达到预测和预防哮喘病发作的目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集成的、可穿戴设备,该系统可监测用户所处的环境、用户的心率和其它物理特征。研究人员计划在今年夏天,对更大范围[详细] -
这个黑科技让皱纹瞬间消失 |2016/06/27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产品,可以直接贴在皮肤上掩盖皱纹和其他瑕疵。 这种产品是一种硅基拟肤聚合物,研究人员在一项声明中指出,可以把它直接抹[详细] -
中国国家德比,“神威太湖之光”打败“天河二号”成世界最快计算机 |2016/06/27 一分钟的计算能力相当于全球72亿人同时用计算器不间断计算32年。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换角了!6月20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国际超算大会发布了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中国神威太湖[详细] -
手机没信号?有了它,你也可以和朋友们即时通信! |2016/06/07 虽然现在移动网络的覆盖率很好,但那仅限于你常去的地方。有些地方,比如森林里,信号就不那么好了。甚至有时一个地方有太多用户的话,网络会发生拥塞,比如一些大型的音乐会[详细] -
又破纪录!新系统的无线传输速率达到6Gbps |2016/06/07 近日,来自德国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其无线传输速率达到了破纪录的6Gbps。在测试的过程中,该系统的最大传输距离为23英里(约37公里)。 据了解,来自斯图加[详细] -
可以通过脸部表情控制的轮椅 |2016/06/07 轮椅已经出现很久了,其需要用手控制以及驱动的设计很难满足不同情况病人的需求。然后又出现了机动轮椅,但是控制其运动的方式单一依旧限制着它的使用范围。如今,一个巴西的[详细] -
可以拆开用的笔记本 |2016/06/07 普通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和键盘是连接在一起无法拆开的。这主要是因为笔记本电脑电源、处理器、显卡等核心部件都安装在键盘下方,如果笔记本的屏幕离开了这些核心部件,就无法使[详细] -
夏天到了,快监测下紫外线 |2016/06/07 谁都喜欢在阳光下寻觅乐趣,不过,夏天的阳光紫外线杀伤力还是十分强悍的,这意味着我们在享受乐趣的同时,还要留意一下那些过量的紫外线辐射。 虽然说紫外线辐射(UV)是不能[详细] -
迪拜推出3D地板,把卧室变海底世界 |2016/06/07 据外媒报道,来自迪拜的一家室内设计公司日前推出了3D立体厕所地板,让你家中的卫生间、卧室也能变成海洋世界。 这款地板的环氧树脂材质能让地板变得和真实海洋十分相像,地板[详细] -
你见过能接电话能导航的夹克衫吗? |2016/06/01 近期,谷歌先进技术研究部门ATAP公布了智能服装项目Project Jacquard的最新进展。这一项目最初于去年发布。 ATAP的埃文普皮莱夫宣布,谷歌将与知名服装品牌Levis展开合作,推出面向城市[详细] -
迪拜建造全球首座3D打印办公室 |2016/06/01 全球首座使用3D打印技术建造的办公室本周在迪拜揭幕。在建筑行业,对3D打印技术的利用将有助于削减成本,节约时间。 此前,3D打印机主要用于在工业场合利用塑料材料制作3D物体,[详细] -
Facebook微软想要合建最快海底光缆 |2016/06/01 Facebook计划与微软共同建设一条长约6600公里的跨大西洋海底光缆,从美国弗吉尼亚州一直通到西班牙毕尔巴鄂。 根据目前的规划,这条光缆的传输速度约为160Tbps,达到常规家用宽带的数[详细] -
微软展示神奇魔镜 能读懂用户情绪 |2016/06/01 国外媒体报道,微软日前在新加坡InnovFest Unbound科技展上展示了一款智能镜子,它具有面部识别功能,可显示天气、日期、时间和地理位置等信息。 微软的这款智能镜子名为Magic Mirro...[详细] -
谷歌推出隔空手势操作技术 |2016/06/01 据外媒报道,Google前沿技术研究部门ATAP日前展示了Project Soli雷达技术的最新进展。原来,谷歌ATAP与LG和MCRD实验室展开合作,开发了一款可通过远距离手势操控的智能手表。这款智...[详细] -
用皮肤细胞恢复视力 |2016/06/01 日本科学家近日首次成功将人类皮肤干细胞移植到眼部。这些从皮肤上获取的干细胞如果用于眼部,将能帮助病人修复部分丢失的视力。 一名70岁的女病患被确诊患有老年性黄斑变性,[详细] -
属于未来的这些车型 |2016/06/01 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如今,无论是自动驾驶汽车还是纯电动汽车恐怕都已经不再令我们感到惊讶了,但美国专业汽车媒体Oncars此次为我们评选出的6辆属于未来的车型或将会让你重新找到[详细] -
新型3D固态锂电池:手机续航之梦 |2016/06/01 今天的我们都是低头族,衣食住行似乎都离不开手机,而手机电池的续航问题也成为了我们在挑选手机时考虑的问题。是否有新型的电池可以提高充电和续航的能力呢?新型电池技术则[详细] -
超级高铁车厢将用上美国队长盾牌材料 |2016/06/01 美国超级高铁公司Hyperloop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HTT)周二公布了一种智能材料。这种材料集成了传感器,将被用于制造超级高铁的车辆。 HTT表示,这种材料主要由轻量级的碳纤...[详细] -
密码太多记不住?Enigmaze神器能安全保存所有密码 |2016/06/01 从外表上看,Enigmaze无异于普通硬皮笔记本,不过它却暗藏玄机。你可以用Enigmaze来生成密码,且一切过程均以秒计。不仅能帮你生成要多复杂有多复杂的密码,还能在你需要用到密码之[详细] -
IBM发布“相变存储”技术:比现有闪存快70倍 |2016/06/01 IBM宣布了相变存储技术的重要进步。相变存储技术的开发已有多年时间,而IBM认为,这项技术的成本已降至可接受的范围,从而可以进入商用阶段。 相变存储技术也可以给Facebook等公司[详细] -
不到10块钱的自制VR眼镜要不要 |2016/06/01 提起VR,大家首先就会联想到高大上,要不然暴风、乐视、华为等品牌为啥要争相推出自主品牌的VR设备呢?实际上,VR并非什么高科技,不相信?那咱们就来看看如何花十块钱打造看片[详细] -
荷兰将用机器鹰驱赶机场飞鸟 |2016/05/03 明年二月,一款名为Robird的机器鹰将在荷兰和德国边境地区的维斯机场投入使用,用于驱赶周围的飞鸟。 这款机器鹰由特文特大学的工程师与Clear Fight Solutions公司共同开发,他们的目标[详细] -
自动驾驶自行车解放你的双腿! |2016/05/03 自动驾驶自行车原理与无人汽车相差无几,Google将它们在无人汽车领域的特长,完美复制在自动驾驶自行车上。他们教会自行车自动识别当前位置,查看四周物体,预计即将发生的情况[详细] -
国内首台空间3D打印机研制成功 |2016/05/03 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4月18日对外宣布,由该院和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技术中心共同研制的国内首台空间3D打印机,已经在法国波尔多成功完成抛物线失重飞行试验,能够在微重[详细] -
这款悬停拍照无人机会跟着你走 |2016/05/03 自拍杆被认为平平无奇,那么带翅膀的自拍杆情况又是如何?Zero Zero Robotics的团队正试图开发这样的技术。 这家来自北京的公司本周发布了Hover Camera无人机。这一可折叠设备能跟踪...[详细] -
能存储表10亿TB的DNA数据库 |2016/05/03 DNA的数据密度比传统存储设备高多个数量级。1克的DNA能存储近10亿TB的数据。同时,DNA的健壮性很好,有数千年历史的DNA片段仍然可以保持原有的序列。 这些特性使DNA成为了良好的长期[详细] -
能够自愈的人造肌肉近在咫尺! |2016/05/03 人体肌肉非常神奇,其能够根据大脑的指令无损伤地进行伸缩,甚至在受伤时能够自愈。人造仿真肌肉对这一能力总是望尘莫及。然而,研究者近日宣称,可比拟人体肌肉的人造仿真肌[详细] -
这种金属玻璃比不锈钢硬588倍 |2016/04/11 当手机或平板电脑掉在地上时,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心惊肉跳。但是一种新式金属玻璃的出现,将帮助人们缓解这种担忧。这种金属玻璃比不锈钢硬度高588倍,落在地面上可以反弹,利用[详细] -
省一万倍电的被动Wi-Fi,再也不用担心手机电量 |2016/04/11 近日,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成功降低了Wi-Fi传输过程中的耗电量,比传统方式要省一万倍,比蓝牙传输要省一千倍。 据华盛顿大学Shyam Gollakota等人的研究,他们将这一技术命名为[详细] -
密码根本不用记!9种前卫的身份验证技术 |2016/04/11 目前,我们在互联网中通常需要注册账号密码才能够完成某些操作,而不同的密码规则使得我们需要花费非常多的精力在记住这些密码上,而把密码记录下来又不是那么的安全。鉴于这[详细] -
电动飞机来了!2030年商用 |2016/04/11 欧洲飞机制造与研发公司空中客车(Airbus)与工业巨头西门子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研发混合电力推进系统,希望能在2030年之前推出小型电动飞机。 两家公司在一份声明中称,计划在[详细] -
这台3D打印机器人“出生”后就会行走 |2016/04/11 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正在3D打印领域取得新突破。根据近期发表的论文,该团队利用创新的3D打印技术一次性打印出可行走的机器人。这一机器人只需简[详细] -
木质的玻璃——透明木头 |2016/04/11 在未来,窗户和太阳能板可能会由最好最便宜的材料之一木头来制造。位于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透明的木质材料,并且可以大规模量产。 瑞典皇家[详细] -
美公司推出鲜花手机壳 留住春天的味道 |2016/03/29 现在全世界都在迷恋智能手机,低头族处处可见。我们以往熟悉的生活似乎已不再存在,甚至没人有时间停下来,闻闻玫瑰花的香味。 据美国艺术博客网站Bored Panda3月22日报道,为了弥[详细] -
1900辆星级出租车安装WiFi 年内出租全覆盖 |2016/03/29 今起一个月,天津将为全市1900辆星级出租车免费配备无线上网设备,为有上网需求的乘客提供便利化服务和全新的乘车体验。 全市星级出租车实现WiFi全覆盖公益项目活动,由市客管办[详细] -
快乐并痛着——公共Wi-Fi的便利与安全 |2016/03/29 一、概述 2015年315晚会上,网络工程师现场演示通过免费Wi-Fi获取用户个人信息。今年的315晚会更来了个Wi-Fi泄密2.0,通过免费Wi-Fi获取用户的消费账户和密码,叫人惊出一声冷汗,大声[详细] -
天文界的里程碑:天文学家第一次观测到超新星爆发的第一缕闪光 |2016/03/29 由美国印地安纳州圣母大学的天体物理教授彼得加纳维奇领导的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分析了开普勒望远镜对500个遥远星系长达3年、每30分钟拍摄一次的持续观测,搜寻其中的大约50万亿颗[详细] -
鸽子的“新技能”:检测雾霾 |2016/03/29 空中巡逻鸽是去年推特支持大赛的获胜作品之一。它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玩意,但它有一个突出的重要新型技术体积小到可以安装在飞行中的鸟身上。传感器是由羽毛实验室开发,通过智[详细] -
5G通信2020年实现,超过现在网速100倍 |2016/03/29 通信公司四大巨头日本电报电话公共公司多科莫(日本知名移动通信运营商)、韩国电信公司(KT和SKTelecom)、美国的全成威瑞森无线通讯(美国第一家提供320万像素照相手机配套销售的[详细] -
手机、VR、3D打印和无人机成就未来购物体验 |2016/03/18 移动设备对零售购物体验的影响日益明显,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当前,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购物的每一个环节,从搜索产品详情到对比各零售商价格,再到核[详细] -
黑科技!可以拆开用的笔记本 |2016/03/18 普通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和键盘是连接在一起无法拆开的。这主要是因为笔记本电脑电源、处理器、显卡等核心部件都安装在键盘下方,如果笔记本的屏幕离开了这些核心部件,就无法使[详细] -
小心,你的无线鼠标也可能会“危害”你的电脑 |2016/03/18 个人电脑连接网络时常受防火墙或其他安全措施保护,但谁又能在鼠标接收无线信号时提供安全防护呢?巴士底网络公司的研究人员经分析后称,百米范围内的黑客可能会经由无线鼠标[详细] -
AlphaGo五局战罢 人工智能未来何去何从 |2016/03/18 谷歌围棋人工智能3月15日下午与韩国棋手李世石进行最后一轮较量,AlphaGo获得本场比赛胜利,最终人机大战总比分定格在1:4。 比分扳回至3:1。李世石曾在赛后表示AlphaGo执黑有漏洞,最[详细] -
印度建成首座全太阳能供电机场 电费支出为零 |2016/03/18 由于不堪常年巨额电费支出,印度科钦国际机场的经理们多年前就开始考虑备选方案。三年前,他们决定通过为机场采购大量太阳能面板的方式来实现自给自足,而现在这座机场已经成[详细] -
稻壳电池:天然具有三维多孔纳米结构 |2016/03/18 一项研究表明,稻壳里的二氧化硅可以被转化成硅,从而可以作为高容量锂电池的阳极。这种高容量的锂电池对与现今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大[详细] -
人机大战一触即发 AlphaGo对战李世石你押谁赢? |2016/03/07 三月份,科技界将有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发生。 这件大事就是谷歌围棋系统AlphaGo与韩国九段围棋名将李世石之间的对战。 人工智能第一次轰动世界是在19年前,IBM公司的深蓝计算机打败[详细] -
那些高科技的奢侈品 |2016/03/07 如果想要一套既奢华又低调的洗浴设施,那Ammonitum的设计不容错过。木料经过成型、粘合、抛光后至少要上十层清漆,这一过程要花费12周的时间,不过成品的确美观又防水。上图这个洗[详细] -
智能饭盒让你吃的舒心 |2016/03/07 如果你坚持控制饮食,保持健康菜谱,那就避免下馆子或叫外卖,因为根本无法记录热量。Prepd Pack智能午餐盒不仅具有新潮的设计,而且还可追踪你摄入食物的热量数据。Prepd Pack午餐盒[详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